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3.基督教界的众多学者在发现自己死后依然有身体,有衣服,有房子,和在世时一样时,简直目瞪口呆。他们回想从前对死后生命、灵魂、灵、天堂和地狱所持的想法,感到很羞愧,承认他们以前的想法愚蠢透顶,并且简单人在信仰上远比他们更智慧。当确认这类观念,并将一切事物归于自然界的学者的心智被检查时,发现他们的内层已完全关闭,而他们的外层却被打开。这意味着他们俯视世界,因而俯视地狱,而非仰望天堂。因为人的内层被打开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仰望天堂;相反,他的内层被关闭,外层被打开到何等程度,他就在何等程度上俯视地狱,因为人的内层是为接受天堂的一切事物而形成的,外层则是为接受世界的一切事物而形成的;若接受世界,同时却不接受天堂,就是在接受地狱。
注:灵界与自然界在人里面被联结起来(6057节)。内在人照天堂的形像形成,而外在人照世界的形像形成(3628, 4523—4524, 6013, 6057, 9706, 10156, 10472节)。
3632.神性秩序和由此产生的天堂秩序并不延伸到人和关乎人体的事物之外,而是终止于人和这些事物,即他的姿势、动作、表情、言语、外在感觉,以及伴随它们的快乐中。这些是秩序的末端,也是流注的末端,那时它们就终止了,或说这些身体事物是秩序和流注所延伸的最远边界。但流入的内层事物却不是它们在外在事物中所显现的样子,而是具有完全不同的面孔、表情、感觉和快乐。对应和代表则教导了内层事物的性质,如前所述。从意愿流出的行为和从思维流出的话语清楚表明,它们是不同的。身体动作不是它们在意愿中的样子,话语也不是它们在思维中的样子。由此也明显可知,属世行为是从属灵行为流出的,因为意愿的事物和思维的事物都是属灵的;属灵事物以一种对应的方式在这些属世行为中呈现出自己的一个样式,即便它们本身截然不同。
5883.“请挨近我”表更内在的交流。这从“挨近”的含义清楚可知,“挨近”是指更近地交流;当论及相对于内在的外在时,它是指一种更内在层面上的交流。人们不知道与属世人或外在人的交流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因为对内在人,对其生命不同于外在人的生命,他还没有为自己形成任何概念。他对内在人所持的唯一概念是,它在里面,与外在人根本没有区别和分离;而事实上,这二者如此不同,以致内在人能与外在人分离,并过着一种与原先一样,但更纯粹的生活。
当人死亡时,这一切还会实际发生,因为那时,内在人与外在人分离,分离之后还活着的内在人就是那时被称为灵人的。然而,活在肉身中的,其实也是这个人自己;在来世,在他本人和其他人看来,他仍看似世人,拥有从头顶到脚底的整个形式。他还拥有世人所拥有的那些官能,即触觉、嗅觉、视觉、听觉,以及思考和说话的能力。他拥有的如此完整,以致当他没有反思他在来世这一事实时,会以为他还在世上的肉身,我经常听灵人们谈到这一点。由此可见何为人的内在与外在。若从前面所述对它们形成某种概念,一副更清晰的画面便从解释内在人与外在人时如此频繁地阐述,以及此处“请挨近我”所表示的更内在的交流所描述的东西中浮现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